导语:为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引导全市选调生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迅速成长为“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年轻干部。18届选调生在基层锻炼已满3年,他们记录了在基层的点点滴滴,啃过什么样的“硬骨头”、接过什么样的“烫手山芋”、当过几回“热锅上蚂蚁”,现择优推出“基层选调这三年”系列文章,一起看看新时代选调生风采吧!
基层选调的“三个转变”
滨海县蔡桥镇团委书记 李银森
从“象牙塔”走进农村,走到田间地头,满载着大学四年所学,毅然投身基层工作一线,三年的基层时光,让我初尝到基层的酸甜苦辣,基层这个“冶炼大熔炉”让我充分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从“门外汉”到“小支柱”:
在履职尽责中增强底气
三年前,我满怀期待地从大市区来到蔡桥镇报到,本以为生在农村,就可以“无缝对接”,然而,第一次下村发现对工作一无所知,第一次工作汇报被改得面目全非,挫败、失意,此起彼伏……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既有多年历史遗留的棘手问题,也有群众利益交织的突出矛盾,得益于组织的关心培养,我在单位同时参与招商、组织、团委、宣传、人武等多个条线工作,时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认真夯实每个工作环节,不断学习村干部的“金点子”,掌握“农村术语”,经过不懈努力,一份份汇报在我的撰写下盖章上报,一件件难题在我的努力下得以解决,一步一步摸索换来一点一滴成长,年轻干部应有的出彩底色愈发浓郁。
从“小青年”到“助攻手”:
在仰望星空中脚踏实地
我所挂职的大汛港村位于蔡桥镇南部,我经常骑着电动车深入村组农户,仔细核查收入测算表,询问农户养殖情况,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完成全村扶贫情况核查、近60户农户自主创业验收、参与近500亩虾稻共作项目,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脱贫攻坚工作在我心中有了更加沉甸的分量。2020年,在全市开展的建档立卡户“过筛式”专项核查工作中,我村群众满意度达到100%,得到了市专项巡查组和县领导的一致认可。三年来,我参与村秸秆双禁、村“两委”换届和统一活动日、困难党员慰问等多项重点工作,见证了村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发展后劲的不断增强。
从“下笔难”到“网宣员”:
在成就大我中实现小我
为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满满当当的稿纸中,记录着我许多文稿的框架和思路,印证了我无数个咬文嚼字的日夜,也成为了我努力奋斗的生动注脚。入职以来,我常怀“空杯心态”,甘当“小学生”,时常与领导对接想法,向前辈请教技巧,苦练写作本领,提升写作水平。“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所撰写的宣传报道、时事网评在共产党员网、人民论坛网、江苏省委组织部官网、“学习强国”平台、交汇点新闻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陆续发表,独立运营的“魅力蔡桥”微信公众号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自创的微信公众号“壹格青年”,凭借有格、有识、有志三大专题,吸引受众4300余人,我内心深处愈发觉得丰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