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盐阜平原上的英烈故事之《烽火连三月 日记蕴真情》 2019-11-07 17:08     来源:    作者:    浏览:1061次

     盐城,一方红色热土,一座英雄之城。抗战时期,这里是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重心所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里更占据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地位,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红色记忆》系列音频”盐阜草原上英烈故事”特邀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国家一级作家张晓惠以纪实散文的文体撰稿,主持人饱含深情的讲述,生动再现盐阜儿女为追求真理而不忘初心浴血奋战的斗争故事,启迪和激励大众传承红色基因、铁军精神,做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

盐阜平原上的英烈故事之

烽火连三月 日记蕴真情




向上滑动阅览

烽火连三月 日记蕴真情

张晓惠


1941年的初夏,月季花妩媚出嫣红的笑意,苇叶青翠却摇曳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倩,我要走了!

我知道!

倩,这日记本,送你!

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政治部副主任刘毓标,即将赴新四军后方政治部工作。临行前,送了赵倩一本崭新的日记本儿。一个军礼,

刘毓标转身而去。

抱着笔记本的赵倩,目不转睛地看着恋人的身影远去,才打开了日记本。

扉页,是他刚健的字体:

倩:

共产主义者必须以马列主义的理论来确定与坚强自己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同时要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锻炼自己。

为此,必须从理论上去努力学习,从工作中去追求经验,从思想上去检讨自己。

    再会吧!!!

 毓标

1941.6.11.于盐城抗大离别赠

  字里行间,赵倩体味着毓标的真挚与深情,两人相识相知的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闪现——

 1940年9月,刘毓标随着刘少奇同志从淮南北上至盐城;11月,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成立后,刘毓标任政治部副主任。

而此时的赵倩,经地下党安排,和她的工友小姐妹们,毅然离开繁华的大上海,来到盐城,参加了新四军,成为抗大五分校女生队的第一期学员。

进入抗大后的赵倩过得紧张而又充实,马列主义、时事政治、军事知识都是她最喜欢的科目。她在思想上进步迅速,理论知识扎实。毕业时,还被评为了学习模范,陈毅同志亲自为她颁了奖。

而更令她在紧张的学习中喜悦又甜蜜的,是老师刘毓标经常投注在她身上的那束温暖的眼神与关切的笑意,爱情悄然而至。

就这样,一个江西农民出身年轻的老红军,一个上海工人出身的新战士,在抗大五分校这座革命熔炉中相逢了。

这次,刘毓标调任新四军后方政治部工作,也是他们相识后第一次离别。多少不舍多少牵挂无以言表。烽火硝烟年代的军人,只有两个字:服从!

在这个“爱”的日记本上,赵倩记录了自己的心情:“我知道我拿到小本子时,他已离开抗大了,去担负更重要的工作任务。起先时我总有些想念他,但后来我克服这一点,便不时常想起他,我只希望时常通信好了。”

战地爱情没有风花雪月,有的只是烽火连天间的牵肠挂肚。

不久后刚刚离开抗大的赵倩,就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她们乘坐的船刚离开,日军的汽艇就进了盐城。脱险后的赵倩随新四军三师的部队行动了一个多月。而刘毓标从传闻中听说赵倩在反“扫荡”中牺牲如晴天霹雳,痛苦非常,他不愿相信不敢相信!几个月以后,刘毓标来到了阜宁的停翅港。

秋风起,芦花柔,大雁在蓝天上排排行行拉出整齐的队列。看着远处飞翔的雁群,阳光下仰首向天的刘毓标眼底心中一阵刺痛:倩,倩!你不是说要等我的吗?你不是说我们要在革命的道路上一起行走的吗!心中疼啊,此时的刘毓标已是泪盈满面。

毓标,毓标!是赵倩甜美的声音!刘毓标一阵恍惚:是做梦?是做梦啊!这声音时时在耳边心中回荡,他的心更疼了。

忽地。一双手蒙上了他的眼睛,这是一双他多么熟悉的手啊!是赵倩的手,这,这不是梦!

刘毓标轻轻地掰开这蒙在眼睛上绵软的双手,转身过来,眼前这巧笑嫣然一身军装的女兵,不正是心中日思夜想的赵倩吗!他狠狠地揪了自己大腿一把,这不是梦啊!他将心爱的姑娘一把拥进了怀中。

两人相见,感慨万千。那一日,赵倩在日记中写道:

到军部来后,已有五天了。毓标也来了,当时我看见了他,心里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停翅港的天很蓝,停翅港的水很清,凤凰墩的苇草很绿,凤凰墩的月季花更红。胸前戴着大红花的刘毓标、赵倩相视而笑,笑出劫后余生的喜悦,笑出满心的甘甜,经组织批准,他们结婚了!在停翅港军部工作的一年多时间,这对革命伴侣携手并肩,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抗战的烽火硝烟,锻造着这对伉俪的如海深情;

生活的艰难困苦,凝结着他们人生的幸福和美。

三年前的春天,2015年4月1日,纪念馆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却原来是开国少将刘毓标的子女来到新四军纪念馆,无偿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就是刘毓标夫妇抗战时期记录的两本战地日记。

六十余载的风霜雨雪,泛了黄的日记密密麻麻的字迹,有思念,有不舍,有牵挂;有刻骨铭心的战友情,军民鱼水情和革命者的纯真爱情;字里行间更展现着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崇高情怀。里面更记载了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强敌,建设祖国的光辉历程。

小小的日记本,蕴含着战争岁月中的相聚、别离和牵肠挂肚;

密密的字里行间,记载着烽火硝烟里重如泰山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