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盐阜平原上的英烈故事之《革命熔炉正北楼》 2019-11-07 17:11     来源:    作者:    浏览:2818次

     盐城,一方红色热土,一座英雄之城。抗战时期,这里是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重心所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里更占据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地位,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红色记忆》系列音频”盐阜草原上英烈故事”特邀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国家一级作家张晓惠以纪实散文的文体撰稿,主持人饱含深情的讲述,生动再现盐阜儿女为追求真理而不忘初心浴血奋战的斗争故事,启迪和激励大众传承红色基因、铁军精神,做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

盐阜平原上的英烈故事之

革命熔炉正北楼




向上滑动阅览

革命熔炉正北楼

张晓惠


青砖红瓦褐色的窗棂,砖木混合结构的楼房,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层小楼。简朴的外表凝聚着丰厚的历史,粗糙的墙体曾经肩负着一个民族兴亡的重任。这座盐城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正北楼,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旧址,历经岁月沧桑,矗立在盐城市解放北路盐中巷1号的盐城中学校园内。

抗大五分校旧址正北楼,为原省立盐城中学教学楼。建于1931年,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东西长40.6米,面阔九间,上下共22间,进深9.5米,楼梯在楼的东西两端,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楼下面东、西上方各有“北楼”二字。1986年旧址辟为纪念堂,楼前的花圃内立有刘少奇半身雕像。

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共产党1937年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随着我党事业的发展和队伍的不断壮大,各根据地开始创办分校。抗大五分校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1940年11月,在陈毅、刘少奇的直接关心下,新四军抗大五分校在盐城正式创建。陈毅任校长兼政委,副校长赖传珠、冯定,教育长谢祥军,余立金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部长薛暮桥。

这是一所全新的学校,第一期招生简章在《江淮日报》刊出后,生源如潮,抗大五分校专门在海安、东台、黄桥、阜宁、本溪、盐城设报名点。华东乃至香港等大城市来的青年学生、工人、知识分子、还有归国华侨,他们踊跃报名,参加抗大五分校的学习,为投身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的建设积蓄能量。部队也抽调了连、排、班级干部和少数团级干部参加学习。他们编为5个大队、一个机炮连。全校干部学员3000多人。五个大队学习重点各有不同,一、二军事队、三大队为政治队,四、五大队是为部队培养文化、宣传、文艺骨干。教员不仅有在抗日战争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还有一些文化界早就有名的知识分子。

歌声飞扬,书声萦耳。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融汇着烽火硝烟年代,五湖四海进步青年热血追求和救国心声,更成为一个群英会萃人才济济之所,华中地区的一个军事文化教育中心。华中抗日根据地一时成为许多城市知识青年的向往之地,从上海来的仅一次就有九对姐妹,一对母女同时坐进了抗大五分校的课堂。前方部队作战的经验则成为师生们最好的教材,学员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根据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抗大五分校开学后,陈毅、刘少奇等新四军领导人,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皖南事变"后,为了使学员及时了解事变的真相和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于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严正立场与斗争策略,陈毅在百忙中特地来分校作形势报告,刘少奇也不止一次地给学员讲党的建设、党员修养。教员冯定、薛暮桥、江岚、吴蔷、朱讯、姚耐、陶白等,他们对马列主义理论都有一定的造诣。在这样好的教学条件下,学员思想理论水平提高很快,毕业后都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

“根据地里好风光,荒郊草地是课堂,背包当凳膝当桌,青年读书声琅琅”,这是当年抗大五分校教学与生活的真实写照。学校学习生活艰苦紧张,为了适应战争需要,除了政治文化学习,还有军事训练,队列操练、射击、刺杀、擒拿、翻越障碍等基础课都要学,冬季每天早上5点半钟起床,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休息。日伪“扫荡”期间,学校不时随军转移,没有校舍,挂上黑板,就是课堂,背包当板凳,膝头当课桌,学员们以苦为乐。

校舍和教室除借住一部分民房外,主要是住在寺庙、停课的学校和其他公共房舍,铺上稻草、麦秸、玉米秸,打成通铺,盖得很少,冬天,门上挂个草帘,稻草铺厚些,大家挤一挤,夏天,一个班,一个排睡在大通铺,既闷热,又有蚊虫咬。在这种环境下,学员们有了“革命虫”、“革命疮”;饮食,以杂粮作为主,山芋干,高粱、黑豆掺些大米做饭;每年冬季,棉衣经费筹措困难,需要补充棉衣的几乎靠自力更生。冬天,能找到破布撕成条打“草鞋”就是“奢侈品”了。

1942年1月,根据中共华中局、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军分会和新四军军部的决定,抗大第五分校改称"华中抗大总分校",原抗大五分校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员,到三师创建新的抗大第五分校,负责领导新四军各师的抗大分校和随营学校及教导队的干部培训工作。总分校仍由陈毅兼校长和政治委员,赖传珠兼副校长,韩振纪任副校长。总分校除自己办学,还经常通过会议、文件、电报等形式交流各分校的办学情况和经验,进行具体的教学业务指导。

1942年冬,日寇积极准备再次向我进犯,军部机关主动离开盐阜区,向淮南转移,1943年初抵达盱眙县黄花塘,总分校也从阜宁转到牛柿湾,这时军部决定"精兵简政",总分校的干部、教员和学员,全部分配到各师去。于是总分校宣告结束。

1945年5月,为了对付日寇对盐阜区发动的“拉网大扫荡”,抗大五分校暂时停办,学生全部结业,分配到各地去工作。到这年9月抗战胜利后,校部改为盐阜独立旅,至此,分校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抗大五分校及华中抗大总分校,从建校到停办,在盐阜地区共办班五期,为我党培养数千名抗日军政干部,更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由此而被陈毅称为“春风满园的苗圃”,李先念赞誉为“华中抗日革命熔炉”。

作为历史的见证。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张爱萍亲笔题写匾额: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旧址。岁月流逝,正北楼披着七十余载风霜雨雪,矗立在盐城初级中学的校园内。听莘莘学子书声琅琅,观鲜花盛开,松柏蓊郁。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抗大军政大学的校歌在蓝天白云间,永远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