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科技镇长团来盐献“智”:集聚创新资源 激活发展动力 2020-08-08 15:39     来源:盐城人才工作    作者:    浏览:478次

成 绩 单

帮助企业申请专利1075个

申报省级以上项目247个

立项60个,争取资金9700万元

走访企业1561家

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81项

协议合同额1.73亿元

协助引进高层次人才174人

86名教授博士到企业挂职科技副总

引进高校毕业生3373人

培训各类人才7160余人次

……

一年来,科技镇长团在市县组织部门的组织指导下,深入开展科技人才工作指导和产学研合作联络,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积极作为,有效促进了高校院所等单位的科研、人才、技术优势与当地产业、政策、环境优势的融合发展。

“桥梁”架在校地校企

产学研合作再升级


去年8月,省第十二批科技镇长团79名团员派驻盐城,分别在我市11个县(市、区)走马上任。

科技镇长团的成员大多是高校的教授、博士,他们的背后是一门学科、一座学院,一所甚至几所大学,是丰富而深厚的科教创新资源。

这些“博士书记”“教授镇长”下沉乡镇,能够让乡镇产业发展与高校资源接上头,打通乡镇产学研合作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射阳就因此多次迎来“高光时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落地射阳,打造了畜牧业氨减排的射阳模式。中科院第三代半导体中试线项目的落地,填补了当地产业空白。智能堆肥反应器项目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目前产值4000多万元,新希望、温氏等养殖业龙头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仅这一项目2020年产值可望超亿元。

“正是因为有科技镇长团的帮助,我们探伤企业才能与中科院声学所开展深度合作,掌握最新核心技术。目前,产品初期市场反应良好,已有多家钢厂提出了采购意向!”江苏赛福探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深有感触地说,对于射阳探伤产业而言,能够与中科院合作,非常幸运。

前有一技之长、人脉关系在手,后有高校院所优质资源做支撑,镇长团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贴近地方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尽心竭力,解企业之难,助地方发展,积极为校地、校企项目合作对接搭建桥梁。

建湖团围绕石油机械装备产业发展,指导企业与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院所成功对接科技成果30项。东台团邀请中国科学院张统一院士来盐考察调研,推动上海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东台分中心落户签约。大丰团利用后方单位科技人才资源,成功建成上海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丰分中心。盐南高新区团与区13个招商主体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机制,主动参与项目会办、跟踪与服务100余场次,尤其是参与引进中迪机器人产业园百亿项目。盐都团持续开展“百名专家教授盐都行”活动,先后邀请了孙晋良院士、奇康院士团队等专家教授216人次开展对接活动,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20多场;推动区内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72个,合同总金额达4000多万元。

“服务”送进企业车间

产业发展后劲足

“多亏了科技镇长团的上门服务!”江苏宝特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家祥激动地说,在开发区团的帮助下,我们不仅找到了焊接工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且成功对接了全国焊接技术翘楚邹家生博导团队。现在,工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产品质量提升了很多,价值链也在不断延长。

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加工型企业存在科技需求点,但是不少企业本身没能很好地挖掘出来,需要专业人士加以引导发掘。于是,开发区团主动出击,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先后深入100余家企业生产一线,调研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建湖县恒济镇的宏发尼龙工程公司曾一度陷入困境。该公司自行开发的一款产品,性能一直很不稳定,无法走向市场。建湖团得知后,第一时间上门调研,先后多次会同企业赴扬州大学寻求后方高校专家技术支持,远赴宁波、海门等地定制耐高温、耐高压耐磨密封材料,不断提升产品性能。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高校现场招聘会基本取消,阻断了企业与高校、应届毕业生之间双向联络通道,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的供需两难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阜宁团主动作为,群策群力,线上线下招聘齐发力、共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阜宁团还通过自媒体向企业家发送服务联系函,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招聘和技术对接等在线服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企业采购口罩15000只,并先后向县防疫指挥部捐献口罩14000只。

同样,面对疫情影响、企业期盼,盐南团主动靠前、积极作为,7次奔赴武汉、郑州、柳州等地,推出“盐南高新区抖音招聘号”,邀请知名演员代言,先后帮助企业直接引进大学生117名,实习见习大学生120名。

虽然挂职时间仅有一年,但科技镇长团却用真情服务与责任担当为地方发展贡献出智慧力量。

“科技”种到田间地头

乡村振兴结硕果


对于农民来说,过去那种看天吃饭的种田方式已经不管用了。想要收成好、效益高,必须走科学种田之路。

在滨海,大套蜜梨存在口感较差、外形偏小、市场利润低、产量波动大等问题。滨海团得知情况后,便立即邀请省农科院果树所、土壤肥力所、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等专家组成“导师团”,在农业园区搭建“田间学堂”,在最接近农民、最靠近田头、最有带动力的地方,开展定点科学试验示范,从放养蚯蚓改良土壤,到枝条修剪整形,再到化控提高梨糖度,现场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问、指导农民干,有效提升了当地60多名乡土人才种植技艺。

响水的西兰花现在已经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花”,这离不开响水团的不懈努力。他们带领农业经济专家,先后到河北张家口、浙江临海等西兰花生产基地考察调研,为响水西兰花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针对响水西兰花全产业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组织后方单位科技力量,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服务,丰富品种结构与花色,不断提高综合效益。

如今,西兰花已经成为响水的一张耀眼名片。响水培育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西兰花生产基地。2018年11月2日,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

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大丰团一直跟踪服务,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他们主动对接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引进不结球白菜和番茄新品种。探索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夏季有机不结球白菜的生产,并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将远红外加温线应用在番茄育种过程,促进植物生长,节约能耗。

科技镇长团将科技“种”到田间地头,不仅给农民解决了种植难题,也给他们带去了新技术、新理念,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