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带着泥土芳香的快板 2020-04-14 11:43     来源:    作者:张同祥    浏览:1013次

    

    作    者:张同祥,中共党员,射阳县临海镇农民快板队队长。

    朗读者:倪仕伟,中共党员,射阳县海通镇党委秘书、团委书记,盐城市党建播音员。


我叫张同祥,今年68岁,2011年退休。按理说,忙了一辈子,退休可以享享福了。可我就是个天生的忙碌命,闲下来就浑身不舒服。我是一边忙退休“下岗”,一边忙快板队“上岗”,我要用手中的小快板,把党的好声音传播四面八方。有人说我:你如痴如醉小快板,精神头十足。我都会笑笑告诉他们:如今日子“唱”着过,是党带来好生活。


说起和快板结缘,我还得从头讲起。我出生在射阳县临海镇中五村一个农民家庭,就是实业家张骞设立华成公司的那个村。在我刚懂事时,就听到很多当年新四军说唱快板搞宣传的故事。小学4年级那年,父亲患了脑梗,我只好辍学务农。70年代初,农村开展扫除文盲工作,因为小时候喜欢跟人学说顺口溜,为配合宣传,我第一次创作了快板段子《大老赵上夜校》,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个年代,大队小队都有文艺宣传队,我是积极分子。做生产队长后,一有空就创作,白天劳动晚上排练,业余时间演出,最拿手的就是说快板,我编演的《节约一分钱》《王老二科学种田》等快板,被射阳县广播站录音播放。

1975年10日10日我光荣入党,介绍人吴桂丰对我说:“你是一名生产队长,又喜欢文艺宣传,要发挥你的特长,为党当好一名宣传员。”多少年来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后来担任大队长、村支书,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我不忘入党时的初心,把具体工作和宣传结合起来做,将党的政策编成顺口溜,编成小段快板,亲自登台表演。1982年我被表彰为盐城市农民教育先进个人。退休后,我组建快板队,拿出3万元退休金,购置了服装、道具、乐器,招募志愿者,组织节目编排,常年活跃在集镇、乡村,田间地头就是表演场所,村庄集市就是文化舞台,用方言土语,说大政方针,讲百姓故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多年来,快板队走遍周边镇村,走出了射阳、盐城,走进了上海、苏州等地,演出700余场,就像一朵带着泥土清香的野菊花,绽放在乡村土地上。

快板创作几十年,我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热情讴歌,用自己的余热做一名“党的好声音”义务宣传员。从党的大政方针到基层工作,从惠民政策到百姓需求,从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到身边好人新事,从工业强镇到创业典型等等,都是我创作的源泉和素材。2014年,我创作了《教育实践活动暖人心》《优良家风传万代》等快板,被射阳县委组织部三次邀请到县委党校为全县基层干部培训班作专场演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连夜创作《报告句句暖人心》《新的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高》等说唱快板。十九大闭幕第二天,我就带着快板队来到本镇后涧村宣传十九大精神。推行“联耕联种”有人不理解,我编排《算算联耕联种效益账》等快板节目,配合县镇在兴盛村试点,全村土地率先签订了“联耕联种”合同。去年大年三十,我与回家过年的农民聊到家乡新变化后,我心里就有股创作的冲动。在新年鞭炮声中,我躲到楼上创作了《40年我用快板唱变化》的快板段子,并在全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几十年来,我创作的快板段子有3000余首,这些作品见证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也道出了我的心路历程。我将这些作品编印成册,免费赠送给周边群众,希望这带着泥土芳香的快板在基层一直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