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2020-04-14 11:58     来源:    作者:    浏览:997次


      作    者:钟德海,中共党员,盐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办公室业务主管。


      朗读者:倪仕伟,中共党员,射阳县海通镇党委秘书、团委书记,盐城市党建播音员。


周伟,盐城公交的一名普通修理工,盐城市劳动模范、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盐城工匠、盐城市企业首席技师获得者。

初见周伟,那是2017年冬天,那时的我,作为大学生村官正在市公交总公司挂职锻炼。12月底的一天,我到修理公司去参观学习,时值寒冬腊月,天上下着小雨,湿冷湿冷的,寒风刮过脸面,直让人浑身哆嗦。我来到修理车间,心不在焉地观察着修理师傅们维修作业,突然,一个身着满是油污工作服的身影闯进我的视野。只见他半蜷缩着身子蹲坐在冰冷的修理地沟上,手中的修理工具不停地变换着,尽管天气寒冷,他的额头却不停地冒汗,脏兮兮的双手时不时擦拭汗水。因为专注于工作,他对我的到来浑然不知。

我当时只记住了他那憨厚的脸和认真工作的神情,后来跟旁人打听,才得知他叫周伟,虽是一名普通汽修工,但他的事迹令我心生敬意。


周伟爱琢磨、肯钻研。1997年成为一名汽修工后,他一方面虚心向身边老师傅学习,一方面挤出时间认真研究汽车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别人休息时,他总是躲在废旧品车间里,一头扎进废旧配件堆里,满腔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之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对修理技艺要求精益求精,坚持汲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着力提高维修效率,压降修理成本。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反复实践,他解决了对废旧气缸控制器、电动打气泵、电子风扇的废旧再利用问题,使这些本无人问津的废旧配件重获新生,每年为公司节约维修成本10万元以上。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决不可以没有知识。”这是周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常跟身边的同事说,社会在进步,车辆在更新,汽修技术也要与时俱进,一旦停下学习的脚步,就很可能被社会淘汰。随着车辆的更新换代,许多传统维修工艺难以适应现在的生产节奏,例如机工对转向节主销的装卸,因其工艺复杂,导致维修效率极其低下,一直被视为汽修的“老大难”问题。周伟凭着“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干劲,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和改造创新,研究出一套专门针对出主销的技术,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使该项工作事半功倍,赢得修理工人们的一致好评。


曾经有一次我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就是一个修理工,按时上下班就好了,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他是这么回答我的:“我虽然是一名普通工人,但作为一名党员,就要牢记初心使命,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努力创造价值。”

现在的周伟已经成为修理班班长,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但他仍保持着最初的那份刻苦专研、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他经常走进车间,言传身教,手把手把传授经验,很好地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多年来,他培养并带出一批又一批汽修人才,在第二届全市公交系统车辆维护操作技能比武中,他的学生更是包揽了个人成绩前三名。

从事汽车修理二十余载,周伟坚守初心,以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公交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