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初心映照田园景 2020-04-14 14:39     来源:    作者:    浏览:894次


          者:蔡根青,中共党员,盐城市大丰区供销合作总社工作人员。


       朗读者:杨慧,中共党员,盐城市大丰区育红幼儿园教师,盐城市党建播音员。


早秋时节,踏歌乡村。走进大丰区大中街道万丰村千亩荠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群农民,在一畦畦田埂上忙碌着。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汉,不时在田间走动,辅导合作社员们施肥、播种。

他,就是省供销社系统劳模、大丰区裕华供销社主任董学平。

他先后多次被省、市、区表彰为“为农服务建设标兵”、“改革创新先进个人”、“流动服务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2004年、2007年分别被大丰市人民政府、省人社厅和省供销社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18年再次荣获省人社厅、省供销社联合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

有人说,董学平在供销社岗位上干了一辈子,因为他对农民朋友的感情最深。的确,多少年来,他一直以“背篓精神”“扁担精神”鞭策自己,在学习推广“时堰模式”基础上,结合本社实际,大胆创新,在全省基层社中率先建立“五部一中心”,即农资配送经营部、庄稼医院、农产品购销服务部、日用品消费部、资金融通服务部和社员服务中心,创建了“裕华模式”,成为全省供销社系统的一面旗帜。


有人问,如今还有供销社吗?董学平用实例来回答。他传承供销社人“爱农、为农、务农、富农精神”,把原中心花站仓库改造成农资配送中心,农资储存量增加到3万余吨。整合辖区经营网点33家,新建16家农资直营店,实行证照办理、门店标识、商品采购、商品配送、明码标价、规范服务“六统一”服务模式。董学平经常与区、镇农技人员下乡巡查,发放科普资料,推广先进的科技植保技术,在田头举办农民课堂。去年,董学平为农民讲课6次,深入农户田头指导大蒜高产技术现场培训600多人次。帮助流转农民土地3200亩,实行大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一条龙服务。

裕华大蒜闻名全国。为了拉长裕华大蒜产业链,董学平早在10多年前,就率先在全省成立裕华供销社大蒜产业协会,搭建裕华大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平台,利用原花站土地资源,合作建设冷库6座,储存量逾1600吨。建立大蒜绿色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万多亩,农产品增值40%以上。

让新时代供销社在“供”与“销”上有新的作为,董学平大力推行“农改超”模式。他直接把农民生产的蔬菜、瓜果收购到裕华供销社超市销售,既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又增加了商场的效益。在董学平的主导下,裕华供销社吸纳单位社员16家,个人社员1650户,入社股金60多万元,对会员实行购物积分制,按消费金额返利。2018年,合作社返还社员红利43万元。为解决农民生产中资金流转难题,董学平创办了裕华供销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员420人,去年发放互助金4000多万元。

去年,为让供销社这棵“老树”在乡村振兴的雨露滋润下不断抽出“新叶”,董学平进一步放大“裕华模式”,创建全国一流的“农综社”,引领农民新上6000亩荠菜种植规模,以三鑫食品为依托,聘请东南大学食品专家研发新品,把荠菜系列食品远销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外国市场,为农民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民的增收,董学平用执着的初心,迸射出新时代供销人的光彩,描绘出一幅幅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