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杭 洲,中共党员,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
朗读者:倪仕伟,中共党员,射阳县海通镇党委秘书、团委书记,盐城市党建播音员。
初心,人皆有之,或为懵懂少年时的第一次远行,或为青涩爱情的第一次萌动,或为追梦路上的第一次拼搏。你如果要问检察官的初心,那就是面对国徽的拳拳之心,面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面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我叫杭洲,一名民事行政检察官。民行检察,与民同行;民行检察,连着民心。我也有自己的初心,那就是为民行检察代言,做群众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多年来,我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时刻牢记一名检察人的从检初心,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开展工作。案件或许有大有小,但公平正义没有大小,为此,我一直努力践行着。
在亲情和敬业中,我选择了忠于职守。因为神圣,所以热爱。面对案件中受害人那些期盼的眼神和信任的目光,增添了我伸张正义的信心和动力。2017年春节前夕,一起王某制造的系列交通事故虚假诉讼案摆在了我的案头,这起案件涉及金额大、当事人众多且大多在外打工,久拖不决的话受害群众恐怕连年都过不好。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查清案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我和同事们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开始了一场与春运同步的征程。行程近万公里,涉及八个省,历经一个多月,经常是一袋泡面、一片面包、一杯水,就算解决一顿饭。经过细致的调查取证,犯罪份子最终被绳之以法,案件受害人被骗的100多万元悉数追回。“是检察官让我们过了个安心年!”受害群众的愁容也舒展开了。
在温情与冷漠中,我选择了人性善良。“法律是有温度的,检察官要将百姓冷暖记在心头”。我们是人民检察官,“人民”二字,重若千钧,教诲我要时刻秉持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一颗温柔的心。开展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支持起诉工作是检察机关维护民生民利的重要手段,工作中,我们心贴心、实打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去年在一次走访调研中,我了解到一位年逾八旬的孙老太生活困难,子女们却互相推卸责任,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虽然想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但她不识字也不懂法,更承担不起请律师的费用。深入了解孙老太的遭遇后,我主动为其支持起诉,最终打赢了官司。当法槌落下的那一刻,孙老太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紧紧握住我的双手,激动地老泪纵横。其子女也在情与理、情与法的教育下,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坚持与放弃中,我选择了勇往直前。公益诉讼作为检察新职能,是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新方式和新着力点。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这句话,身体力行站在公益诉讼第一线,参与办理的盐都首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办理“专项补贴领域”典型案例汇编,形成的综合报告得到吴政隆省长的批示。2018年,媒体曝光了一起养牛场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我院民行部门适时启动检察诉前程序,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责令关停、拆除清障、植被补偿,短时间内督促整改到位。如今,养牛场旧址的臭气熏天不复存在,土地复绿了,空气清新了,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再也不用捂着鼻子绕道走了,老百姓纷纷向检察官竖起了大拇指。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一路走来,我也曾迷茫,也曾困顿,也曾面对案件中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感到深深的无力感。是汪国真的诗,给予了我干好工作的勇气和力量。受组织关心和培养,近年来,我先后获评盐都区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市检察机关“群众满意好干警”、盐城市首届“最美检察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些许的成绩,我想,这只是起点并非终点。“民行检察,连着民心”,我最大的心愿,不仅仅是以法之名捍卫人世间最朴素的准则和道义,更希望法治的光辉,能真正照进每一个人的心田。
民行检察官的初心和梦想,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