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管广寒,中共党员,盐城市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
朗读者:杨 慧,中共党员,盐城市大丰区育红幼儿园教师,盐城市党建播音员。
世无遗爱不辞劳,天有偏心倾力辅。尹乔云,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一级教师,中共党员,盐城市教学能手。从跨进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起,尹乔云全身心投入,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特教事业。
赵同学双耳失聪,母亲在他周岁时觉得生活无望而离家出走,父亲抱病外出打工,孩子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生活。天冷了,赵同学望着其他家长陆续为同学送来冬衣而眼睛红红。尹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第二天,赵同学穿上了一套漂亮的棉衣。几年里,每当季节转换,赵同学都能穿上尹老师带来的新衣服。
住校学生,一旦身体不适,班主任就是义不容辞的“父母”。半夜里,生活老师电话告知沈同学生病了,她毫不耽搁,叫上丈夫一起送孩子看医生,陪着输液。当夫妻俩回到家时,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宝宝在奶奶的怀里哭着要妈妈的一幕。
青春期女孩极少有家长在生理期护理方面给与关爱,尹老师背地里手把手的教会她们生理期护理,让残疾女童顺利走出青春期的恐惧和不安。
尹老师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她主持的盐城市获奖课题《依托实践活动 培养聋生语言能力》,为聋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往,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8月又收到扬州特校的喜报,尹老师教了九年的聋哑学生严同学、顾同学分别被西安美术学院和天津理工大学录取。
《小壁虎借尾巴》在市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专家点评:手语优美娴熟,话语娓娓动听,教学设计富有创新。
尹老师善于总结,教育教学随笔厚厚十几本,获奖教案十多篇,《让聋校语文课堂焕发生机》等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多篇文章在《盐阜特教》等刊物上发表,多位和尹老师结对的“徒弟”在盐城特殊教育中脱颖而出。
“玄月艺术团”是滨海特校一张靓丽的名片。尹乔云刚进校时,承担学校的律动课教学,聋孩子很难感受节奏,她便自创用脚跟打击地板的方法,训练并感受节奏的强弱,常常是课上不到一半,就脚踝酸疼,大汗淋漓。但这样的方法对聋孩子非常有效,终于正确地感知到了节奏。孩子们跳起来并兴奋地用手语告诉她:“老师,我听到了!我听到了!”。
玄月艺术团成立了,尹乔云是团里重要骨干。一个又一个轰动社会的聋人舞蹈悄然出现:《鹤翔》获省第五届残疾人汇演二等奖,《梅花韵》荣获市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长白瀑布》《秧歌舞》《红旗颂》《感恩的心》等先后在市、县少儿春晚演出。
尹乔云承担为重度残疾女童董同学每月两次的送教上门工作。董同学有智力障碍并患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家住偏远镇区,尹乔云每次送教活动都要花上近三个小时。三年的送教,她成了董同学的精神支柱。去年九月底,董同学到上海接受治疗,尹乔云调至另一个送教小组。当送教小组上门时,董同学未能见到最想念的尹老师,第一句话就问:“尹老师为什么没来,我想尹老师!”还一遍又一遍地问家长:“以后尹老师是不是真的不来了?”听闻此事的尹乔云为了不给幼小的心灵留下遗憾,主动回到董同学的送教小组。当董同学见到尹老师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双手紧紧握住尹乔云的手。尹乔云眼含热泪,暗下决心:孩子,只要你生命坚强,我就会坚持!因为她知道,每当这一天,在偏远的乡村,在那条小路的拐弯处,孩子一定在用一双期盼的眼神遥望着她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