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直播间里架“心”桥 2020-04-14 14:43     来源:    作者:    浏览:851次

作   者   朗读者:周 宇,中共党员,东台市新街镇党委组织委员,盐城市党建播音员

我叫周宇,现任职五烈镇郭古村党总支书记,一位在农村基层一线摸爬滚打锻炼成长的年轻党员。我把专业所长应用到农村基层党员的教育实践之中,开通“周宇直播间”,架起一道干群连心守初心、不忘使命奔小康的“金桥”。


我很幸运,一出校门就走进了美丽农村的广阔天地。从乡风乡愁令人流连忘返的江苏最美乡村甘港,到融合发展致富乡邻的仇堡村,到水美渔肥产业发展的郭古村……我亲历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深深感受到,做好村里的事情,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是根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导基层党员不断学习提高是基础。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完善一套应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融入本乡本土内容,剖解基层党员教育痛点堵点的方法,受到村里党员群众的青睐。

甘港村农民居住区鸟瞰

甘港老家景区百坊园俯瞰

甘港村部中心村俯瞰


2016年担任五烈镇仇家堡村书记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面对流动党员不能经常到村参加集中活动这个老大难,我立足“互联网+党建”,建立“两学一做”线上学习群,利用手机APP平台,设立“‘两学一做’随身听”专题播客,整理身边的党员故事和学习感悟进行录制,并发布在微信群里,增强趣味性和可学性。记得当时录制的一篇南航徐川的《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选材新颖活泼,录制时我就感触很深,党员们听了自然也就入耳入心,反响强烈。为了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的家国情怀,凝聚各方力量投身村庄建设,我又利用无人机航拍村容村貌,并制作简短的宣传片向大家推送,大家看后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7年我调任郭古村党总支书记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我提出了面向全村党员群众开通“周宇直播间”的设想,得到东台市委组织部、五烈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他们鼓励我大胆创新构思策划。

让直播间走进百姓群众心坎,最为重要的有两条,首先是选择群众感兴趣的话题,二是形式新颖简便。

在节目定位和选题上,我们突出乡土气息。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切入点要小,反映的事理要大。《美丽乡村行》不仅介绍了江苏最美乡村如诗如画的美景,而且点明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力量,村民们由衷感慨: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农村创业微党课》中,我们请来了村里的年轻党员创业典型,向乡亲们介绍茭白和虾蟹共作的生态农业新模式,以及电商销售的新理念,启发大家多动脑筋、多想点子,打开致富之路,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奔小康。清明时节,我们推出《缅怀革命先烈,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带领党员代表前往与郭古毗邻的廉贻社区兴联村朱廉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激发广大党员当先锋、作楷模、多奉献。


在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摸着石头过河”。村里条件有限,我们最主要的设备就是一部手机,拍摄直播间节目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于是我们请教民间高手,同样制作出多镜头拍摄、多机位切换、多媒体呈现的效果。在甘港拍摄《美丽乡村行》时,正值炎夏酷暑,下午太阳火辣辣的,多机位镜头重复的拍摄,体力消耗很大,口干舌燥,但是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拍摄《农村创业微党课》那期节目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但我们克服困难,抓紧拍摄。节目拍完时,身上也差不多都被淋湿了,回去之后就感冒,挂了3天的水。

每一次流水的冲刷,虽微不足道,经久不息终成沃野千里鱼米之乡;一缕微风的吹拂,虽了无痕迹,经久不息铸就石林山海造化奇观。“周宇直播间”在延续,不忘初心,担当使命,我们仍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