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滨海县“三融合”为脱贫攻坚蓄力 2020-04-22 09:43     来源:交汇点    作者:    浏览:620次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近年来,滨海县聚焦脱贫攻坚关键领域,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从“大水漫灌”转向“靶向治疗”,实现责任互鉴、人员互动、产业互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工作融合,破解“两张皮”凝成“一股劲”

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把扶贫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脱贫攻坚的“一股劲”。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书记项目”,纳入镇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村级组织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定期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细化任务、措施、问题、责任、序时“五张清单”,健全组织领导、工作推进、政策保障、督查考核、约谈问责“五项机制”,健全1名党员干部结对3名低收入农户的“1+3”清单式帮扶责任体系;把扶贫议事会作为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重要议程、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作为村务公开重点项目,推动形成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的工作机制。

项目融合,变“扶贫资金”为“固定收入”

充分利用各方扶贫资源,实施富民增收工程,为村集体和群众带来一份长期稳定收入。推行产业扶贫+资产扶贫“双产叠加”强村模式,整合财政资金3.3亿元,为226个村兴建光伏电站等稳定增收项目,向110个经济薄弱村发放收益1086万元。实施“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发展集体经济,成立“吾济”APP电商平台,在苏宁易购开设滨海特色馆。296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8万元。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特色产业党支部47个。采取“党员示范户+贫困户”帮带模式,实施到户增收项目18178个。发展“扶贫车间”“田间工厂”,镇村联合24家龙头企业,带动低收入农户务工1978人。村设立公益性岗位,发放补助资金3562万元。2019年,全县脱贫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10014元,比2016年识别初期增长5033元,实现翻番。

力量融合,让“1+1”大于“2”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重点在一线,关键在干部,尤为重要的是要强化脱贫攻坚基层队伍建设。组织112家单位联系296个村(社区),选派农业农村、教育、卫健等部门人员开展专业服务;向镇村派驻帮扶工作队和工作组,15名县四套班子成员担任工作队长,278名机关干部任第一书记和工作组长,落实带好一支队伍、培植一个产业等“八个一”任务,实施帮扶项目175个。逐镇建立村干部后备人才库,储备后备人才1380名。举办经济薄弱村党建促脱贫专题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89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培训班。开展“人才+农户”结对行动,组织优秀乡土人才和农户结对,常态化开展帮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