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持续加大人才项目扶持激励力度,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项目相继落户,其中很大一部分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市星级企业,引领着全市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近期,“盐城党建”公众号推出市“双创”人才项目助力夺取“双胜利”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走进市“双创”人才项目——盐城海普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开足马力、高速运转,工人们精神饱满、熟练操作,企业已经全面投入到正常生产中。“目前,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生产经营不动摇,全力以赴引人才、促合作,抓订单、拓销路。公司复工复产率达100%,一季度盐城区域实现销售收入4598万元,入库税款515.31万元,顺利夺取‘开门红’。”公司董事长刘必前介绍,疫情期间,地方党委、政府采取专班服务、宣传引导、全程监管等“硬核”举措,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复工复产。
一片赤子心,实业报桑梓
刘必前出生在射阳县,曾任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他从事膜领域相关技术研究30多年,先后承担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防科工委、中科院重大课题,国家产学研课题等国家重大项目,拥有授权专利7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日内瓦发明金奖等荣誉。
2016年5月,面对家乡人的“三顾茅庐”,刘必前下定决心,重回阔别多年的桑梓地,创办了盐城海普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家乡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效的配套服务,贴心的人才政策,帮助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项目落户以来,累计获得各类补贴奖励资金1909万元。”说起回乡创业的经历,刘必前感慨道。
一张科技膜,赢得竞争力
盐城海普润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已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谈起今后发展规划时,刘必前非常自信地说:“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内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开展其他系列的膜产品及其组件的研发,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解决工业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确保公司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稳步发展。”
成立之初,盐城海普润就确定了“专业制膜,让水更纯净”的使命担当,公司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持续研发能力。刘必前率领的科研和管理团队密切配合,始终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创新驱动模式,为公司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的核心产品水处理微超滤膜,具有膜机械强度高、产水水质稳定、运行通量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先后获得“中国膜行业专利奖”“最具价值水处理国产膜品牌”等称号,在国内污水处理MBR膜市场上名列前茅。
一艘新巨轮,驶向春天里
盐城海普润的厂房屹立盐城射阳港区,仿佛一艘巨轮扬帆破浪。公司积极吸纳全新的运营理念,引入专业咨询团队提供组织建设、制度规范等服务,全方位、高标准参照上市公司运营管理。领先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性能优势在这里“叠加”,有效带动收入和利润迅速增长,并帮助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青睐。2018年和2019年,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淡马锡祥峰资本先后与盐城海普润签署了投资协议,并分别入资。2019年11月,江苏证监局受理了盐城海普润上市辅导申请,公司正式进入了上市辅导期。
盐城海普润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始终把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刘必前利用其中科院技术背景和人脉资源,吸引技术团队,共建研发中心,把海普润打造成为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同时,围绕上下游全产业链配套,帮助招引一批配套新材料企业落户射阳,凸显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