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先锋e评|校准政治素质“定盘星” 2020-05-13 10:37     来源:交汇点    作者:    浏览:4058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高素质”首要一条是政治素质高,“专业化”根本前提是政治本色专。政治素质犹如精神“北斗”、前行“导航”,起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开展政治素质考察,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实际工作中,政治素质往往呈现出隐蔽性、复杂性、可变性等特点,政治素质考察标准概念化笼统化、程序简单化公式化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这就需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综合施策开展政治素质考察,着力破解难量化、难操作、难识别等问题。

变“隐性特征”为“显性条款”,让内容摸得着、标准看得见。政治素质考察涵盖干部党性、思想、工作、作风等各方面,内容广泛,相对抽象,需要抓住重点、明确标准,把模糊的“软指标”转化为确切的“硬杠杠”,使考察有据可依、有章有循。通过正反双向补充印证对干部精准“画像”,一方面对照政治标准要求,紧扣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合理设置并细化若干正向指标;另一方面明确主要负面表现,对每个指标设置不同评价等次,使干部政治表现的“底线”更加清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岗位、不同职务职级,采用“共性+个性”“基础性+差异性”的办法,分类错位制定衡量标准,既体现对领导干部的共性要求,也体现分众化差别化要求,探索能够区分班子整体和成员个体、正职和副职、主抓和配合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切实增强政治素质考察的科学性、精准度。

变“固定程式”为“多维开掘”,让操作落得下、效果出得来。坚持把听言与观行、察事与析理、一时与一贯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方式、丰富方法,拉长跨度、拓展深度,力求见人见事见思想。注重“立体化”考察,综合运用跟踪式、追溯式、验证式等方法,既看干部在某个岗位、一段时期、一类群体面前的表现,也看在得失之间、升迁前后、诱惑挑战面前的态度,系统了解干部整体表现。突出“经常性”考察,采取随机走访、座谈交流、专题调研、工作督查、巡视巡察、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从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进重点难点工作等方面,深入了解干部一贯表现,特别是面对大是大非、大风大浪考验和关键时刻、重大问题检验时的政治品质、担当精神、工作成效。实行“联动式”考察,既关注岗位工作,也关心生活状态,充分履行单位党委管理监督干部主体责任,积极征求“领导他的人”“他领导的人”,以及“亲友圈”“生活圈”等多方面意见,全面了解干部实际表现。

变“察用脱节”为“贯通衔接”,让结果用得好、导向树得牢。确立系统思维、树立联系观点、采用辩证方法,充分利用干部选任全程纪实、“12380”综合举报受理平台等途径,对政治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在“数据集成”“信息共享”“把脉会诊”上下更大功夫,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确保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坚持考用结合、奖惩分明,将政治素质考察成果充分运用到加强班子政治建设、干部选用管理、年轻干部培养等方面,实现与干部工作全链条贯通衔接。对政治体检“健康”、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或表彰奖励;对政治素质在“健康”和“亚健康”之间摇摆的干部,认真开展“回头看”,打好教育“结合牌”和“组合拳”,督促他们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健康;对“不健康”的干部,经进一步查核,认定确实存在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给予调整岗位、待岗安排、免职降职等处理,真正让政治上过得硬的“走在前列”,坚决把政治上不合格的“挡在门外”。

(盐城市委组织部 刘宇译 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