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沃土盛开幸福花——射阳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素描 2021-03-25 15:35     来源:射阳县委组织部    作者:    浏览:755次

“现在太方便了,以前要跑到县里排长队,才能办理养老金业务,现在到居委会就能办了。”3月12日,家住射阳县合德镇条心社区62岁的陈兴华高兴地说。

在奋力书写“两争一前列”新时代射阳答卷的关键时期,如何寻求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让基层群众生活得更幸福?便民化、精细化、信息化、社会化和效能化“五位一体”为民服务体系应运而生,相关实践,被写进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走心,“红色力量”壮大

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建工作尤其如此。

射阳县现有12个城市社区,基层治理中党建工作作用突出,探索建立“网格化”党建服务民生的新机制,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管理中的先锋作用,在和谐社会视野下,找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定位。

强红色力量,为让每一寸“阵地”都有人守,每一项任务都有人做。主城区划分275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党建服务网格,网格长由党员担任,确定党员中心户294户,实现党员网格长、党员中心户“区域零交叉、网格全覆盖”,“网格化”党建使党员干部在网格中聚集,社情民意在网格中反映,居民困难在网格中解决。

统筹资源,打牢基础,实现要素大融合,取消社区招商引资等经济考核指标,助推服务职能回归;坚持“一评议三清单”,社区党组织、镇党委逐级述党建,对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从“百雁储备库”中择优选取新的带头人;在市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追加1倍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资金,总额达480万元。

一系列新措施硬着子,该县城市社区实现了 “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基层党组织和居民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入心,“红色效应”凸显

大力推行个性化、精细化服务,让群众真正实现“共享”。

为使居民每一个呼声都有人听,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应,开发“智慧社区”掌上平台,“有事@我”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开辟文字、图片、语音“三位一体”基层群众在线反映诉求和在线评价渠道。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全年在线响应诉求9000多件,平均响应时限在1.5小时内,办结率100%,群众“跑两趟”事项不足1%,满意率达98%。社区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突出党建引领,打牢红色印记。实施“党建元素拨亮”行动,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接地气、聚人气的“红色地标、红色家园”,幸福党建“升级版”,将人社服务“不出村”智慧工程项目纳入“社区(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居民群众不出村,无证明也能办事;区域共建联盟全面建成,探索“1234”区域共建机制。社区与驻区单位党务工作者“互挂”,提升共建双方“融合度”,区域共建工作纳入部门单位目标任务综合考核。

功能叠加“聚而合”、制度载体“活而新”,是该县城市基层党建新印象,新印象塑造“区域共创先、党员同争优”的生动格局。

暖心,“红色魅力”释放

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该县城市基层党建已全面融入“新时代”。

“绿色120”,深度融合亲情。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的困难群众送医上门、免费赠药或提供低价医疗辅材;“徽在正大.惠在千家”诠释党恩情深。为驻区困难群众打折提供生活必需品,46个贫困家庭减少生活开支近5万元;“微创业”彰显贴心服务。把家政、缝纫、编织等培训“办到社区里”,58户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岗位订制”坚持因人而宜,提供环卫、保安、营销等专属岗位40余个;“大手牵小手”,师生爱意浓浓。在各类学校中成立833名教师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条心社区被盐城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助残会获市级“优秀社会组织”称号、“爱心助残”公益项目被评为全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当社区治理、居民精准帮扶等接上“党建+”的天线,就会闪烁出条条红色电波,弹奏出该县以党建推进城市建设的强劲旋律,犹如一缕沁人心脾的清泉,滋润着居民的心田。

(袁建海 尤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