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阜宁:希望的田野上,“新生代”村干部们绚烂绽放 2021-12-14 17:30     来源:    作者:    浏览:1786次

近年来,阜宁县拓宽视野范围,从机关、退役军人、种养殖大户等群体中优选5名90后、63名80后到经济薄弱村、信访矛盾多村居担任党组织书记,让他们在急难繁重岗位上历练摔打、强筋壮骨,涌现出一批扎根农村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在“绿色的田野”上播种、耕耘、收获。

治散有力焕新颜


孙阳,原是陈良镇机关一名事业人员,响应组织号召,毅然选择到成俊村任村党总支书记。任职之初,成俊村是全县挂上号的党组织涣散村。治散治懒,凝心聚力,成了孙阳的头等大事。他充分发扬民主,村内大事要事共同商议,重大工程事项,由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协商决定,集体的事集体议,所有涉农惠农政策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群众心服口服,党群干群关系渐渐“融冰”。孙阳从规范党组织生活入手,加强主题党课学习,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在孙阳的带领下,成俊村成立了村级股份合作社,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建成80亩苗木基地,坚持走彩色化、珍贵化发展模式,先后培育北美海棠、三角枫、五角枫、紫薇、朴树、七叶草等10多种苗木,为村集体每年带来经营收入超30万元,带动30多名低收入村民就业。

要想富,先铺路。孙阳带领干群实施“路桥闸站”建设工程,先后铺就成俊中心路、胜利河路等水泥路,修筑胜利河桥、十一组生产河桥等桥梁,并添置了太阳能路灯,道路两侧全部栽上村里“自家”培育种的法桐、紫薇等彩色化树种,全村主干道全部实现亮化、绿化,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苗木产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做大做强苗木产业,让绿色成为成俊村乡村振兴的特色。”孙阳满怀信心地说。

青春才智惠乡亲



作为名校毕业的大学生,陈文武毕业后一直在外创业,小有成就。得知家乡永西村“张榜纳贤”,选拔有能力的青年人到村任职的消息,毅然决定返乡,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刚上任时,面对村班子一盘散沙的现状,陈文武以整顿班子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为抓手,通过细化责任分工、量化绩效考核等措施,促进干部作风发生明显转变,提振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致富增收,离不开产业支撑。陈文武带领村“两委”班子与外地客商进行洽谈,成功招引华凤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到村投资,新建现代化大棚4座,年出栏量约60万羽家禽,带动了20多名群众就业致富,年增加集体收入近2万元。陈文武还借助省高标准农田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为村内重建排洪闸、泵站,修建水泥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梳理整合资产资源,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陈文武说。

钦下发展加速键



新沟镇新南村是阜宁县五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产业基础好,发展势头旺。年仅33岁的嵇首伟担任该村村书记起,感到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前辈干的好,打下好基础,接力棒交到我手里,不但要接稳,更要接好”。

嵇首伟带领村干部抓住该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两大机遇,构建种苗培育、高效设施农业、特种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格局,保持强劲的产业势头。嵇首伟利用各种资源,抓住每个机遇,先后为村里争取到土地复垦、高效设施大棚等项目,推动土地流转,发展智慧农业。谋划农产品电商平台和观光采摘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南村聚人气,为农产品拓销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让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乡村才会聚人气、有活力,发展才能按下加速键。”嵇首伟说。

无数像孙阳、陈文武、嵇首伟这样80后、90后村干部们,正投身新时代“三农”工作,贡献才智,挥洒汗水,在阜宁乡村振兴大舞台上,让青春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