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盐都区:强化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2023-08-08 16:18     来源:盐都区委组织部    作者:    浏览:150次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委组织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理念、方法和载体,以组织振兴“强引擎”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突出夯基垒台,营造政策落实“最佳氛围”

一是抓支部强堡垒。策应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需求,高标准培育各领域党建示范点,结合实际探索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基层治理、党建+红色文化、党建+生态旅游等示范带创建形式,形成沿主要国省干道为重点的“三横三纵”组织振兴示范带,推动基层党建全域提升。二是抓责任强体系。健全区级抓总、镇级实施、村级行动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体系,推动镇级书记定项目、村级书记定清单,落实区镇组织部门分别挂钩经济最薄弱村制度,形成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奋进局面。三是抓政策优环境。设立组织振兴工作专班,制定组织振兴行动方案、村干部专业化星级管理办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办法、村级组织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村干部创办领办集体项目激励办法、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等系列文件,发挥政策集成效用,激发乡村振兴动能。专门举办村干部“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研讨班,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系列政策汇编为教材,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围绕拓源赋能,铸造乡村振兴“最优力量”

一是锻造头雁队伍。连续举办12期乡村振兴“村书记讲坛”,每年评选年度“十佳”“双强”村书记,用“赛马机制”激活村居发展内生动力。围绕“贯彻二十大、全面促振兴”主题,分层分类开展村干部全员轮训,定期举办村书记、青年村干、家庭农场主助农增收直播带货实训营,向29个重点帮促村、11个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构建村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全年新选拔任用村(社区)书记33人,调整不适岗4人,正反发力、双管齐下培头雁、育强雁。二是储备振兴力量。2016年起在全省率先培养5批128名“定制村干”,2018年起公开选聘三批175名退役士兵到村任职。202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0名村后备干部,吸引938人报名,录取了3名研究生,57名苏州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本科生,形成“定向招生、定期培训、定人帮带、定岗历练”“四定”培养模式,常态化开展村书记与新入职百名村后备干部“传帮带”活动,做好考核管理、创业扶持、提拔任用等入职“后半篇”文章,让乡村振兴既“事得其人”更“后继有人”。三是集聚优质智源。紧扣全区“3+3”产业链和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领域人才需求,确定200名优秀青年人才、4000名高校毕业生来盐都就业创业目标。新建一批引才工作站和学子联络站,走进重点高校开展兴农菁英“强村行动”“名校优生”汇盐行动等宣讲活动。举办“院校扶农·专家富民”乡村人才振兴发展大会,实现“十大院校联姻十大产业、百名专家助力百家基地、十大主播带货十大农品”,推动更多优质人才扎根乡村、贡献才智、助农兴农。

坚持重点重抓,锻造强村富民“最强引擎”

一是建载体。开展农产品电商“万人培训”、信息进村入户、农民手机应用等活动,依托网红直播基地打造“红·网”培训课堂和“书记直播间”,培育直播带货人才2000余人,组织首届“党建网红·播响盐都”专场活动,评选首批电商直播示范村10个,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系列直播200余场,助力潘黄草莓、郭猛葡萄等实现云上销售3000余万元,促进直播带货新理念、新技能的传播普及。二是强项目。发挥第一书记、创业型村书记、富民强村工作队及其后方单位“促富、抓富、领富”作用,实施一批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帮促项目。开展“百企兴百村,联建百项目”行动,遴选百家重点企业与百村开展村企联建,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村干部创办领办集体增收项目,将村集体、社区、物业公司的“三张皮”拧紧成“一盘棋”。三是聚合力。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分领域成立草莓、螃蟹、葡萄、花卉等农业特色产业共同体,同步成立功能型党委,按照“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培、技术联用、产销联动、品牌联创、项目联引、政策联享”思路,发布全年10个重点活动项目,择优遴选20名年轻村干部挂钩结对,在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实践基地脱岗培训,进行系统学习。

强化提质增效,打造为民服务“最美家园”

一是“集成化”服务惠民生。聚焦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短板,梳理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因地制宜增设“家宴中心”“快递代收”等功能,差异化打造泾口村“一老一小”特色服务、健仁社区“红色物业”引领基层治理、郭猛明朗“红色文化”、新民村“电商直播富民”等一批乡村党群服务综合体,构建百步便民办事圈、生活圈、创业圈,打造既聚人气、更聚人心的“红色磁场”。二是“到进访”活动暖民心。启动实施党员连户“1+10+100”活动,构建1名干部带领10名党员联系100名群众的常态化挂钩联系机制,推动村干部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发挥老党员、离退休村干部作用,组建乡村治理服务队,设置领办项目,实现服务项目“全民参与、全程参与”。三是“网格化”管理察民情。全面推进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建服务点设在网格、党员纳入网格,引导快递员、外卖员等融入网格,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力量。启动“‘都’是一家人”创牌活动,擦亮健仁社区等“红色物业”品牌,打造宝华花园“王健”工作室等精网微格驿站,升级改造盐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延伸拉长社会治理触角和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