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园区书记谈人才(一)|王旭东:厚植人才资源新优势 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10-16 16:39     来源:    作者:    浏览:132次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赋予了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的重大使命,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四个三”工作布局,对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作出具体部署。开发区、高新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产才融合的主阵地。在盐城第十三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即将召开之际,特别开设“园区书记谈人才”专栏,以全市园区人才工作为窗口,全面展示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成果。

厚植人才资源新优势  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王旭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盐城经开区将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推进“四链”深度融合,不断厚植人才资源新优势,汇聚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产聚才,以更实举措打造人才汇聚高地

产业是人才之基,产业兴则人才兴。盐城经开区聚焦“全市对外开放主阵地、重大项目集聚地、特色产业新高地”发展定位,围绕全区“一个百万、三个一百、五个千亿”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发展汽车、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主导产业,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集聚各类人才。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充分发挥悦达起亚、华人运通、摩登汽车等5家整车企业和40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设立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平台载体,以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促进高层次人才招引。集聚晶硅光伏产业人才。依托润阳、天合、通威等一批龙头企业优势,重点打造润阳光伏研究院,加快推进天合国家实验室盐城分中心、小牛自动化研发中心、博阳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构建全产业链人才引进体系。集聚动力电池产业人才。加强与清华大学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复旦大学与我区校地校企新材料项目合作,争取更多高尖端人才落户。

强化载体建设,以更宽视野搭建人才集聚平台

载体和人才如同水和鱼的关系,水积则鱼聚,载体越多越大,人才的集聚效应就越明显。壮大企业引才主体。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3000多家企业引才主体作用,每年吸引超3000名大学毕业生来区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自觉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全力招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夯实人才集聚基础。建强科创载体资源。依托中韩(盐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盐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等科创载体和区内超百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个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05家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舞台。用好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在持续做好“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大赛”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晶硅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两条产业链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为全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同时,充分发挥现有21个省双创人才团队、82个市领军人才团队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强化以才引才成效。

做优人才生态,以优质服务涵养留才爱才环境

生态优,则人才聚、事业兴。要把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作为基础工程,持续发力促进城市品质提升,让人才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强化政策支持。高效落实盐城经济技术开区高质量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的政策措施26条,进一步优化“人才一件事”“一窗通办”,建设线上人才政策申报平台,让人才便捷高效享受政策红利。提升生活保障。依托盐城外国语学校、北师大盐城附属学校、盐城妇幼保健院等一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努力帮助人才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用好现有7000套人才公寓,健全完善人才公寓管理运营模式,提升新嘉园、韩国社区、科技绿洲等人才公寓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让人才感受到“才至如归”的服务。构建服务平台。成立全区高层次人才协会,促进优秀人才交流沟通。加快推进以未来科技城为主体的“人才社区”建设,重点打造“1992人才会客厅”,常态化开展人才沙龙、人才乐赏等活动,让各类人才在开发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