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党建微信公众号 先锋盐城抖音号
盐阜平原上的英烈故事之《想象你穿旗袍的样子》 2019-11-07 16:37     来源:    作者:    浏览:1999次

    盐城,一方红色热土,一座英雄之城。抗战时期,这里是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重心所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里更占据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地位,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红色记忆》系列音频”盐阜草原上英烈故事”特邀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国家一级作家张晓惠以纪实散文的文体撰稿,主持人饱含深情的讲述,生动再现盐阜儿女为追求真理而不忘初心浴血奋战的斗争故事,启迪和激励大众传承红色基因、铁军精神,做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

盐阜平原上的英烈故事之

想象你穿旗袍的样子



向上滑动阅览

想象你穿旗袍的样子

张晓惠


嘎----嘣!嘎---嘣!是过年放鞭炮了吗?来,穿上这件新衣看看.哇,是暖暖的黄色,是绵绵的丝质,多漂亮的旗袍!妈妈,是给我的吗?可妈妈一闪却不见了.连日行军疲乏不堪的她挂着甜蜜的笑容,在稻草地铺上翻了个身。敌人来了!她一个激凌,背起挎包就往外冲去。东方微微放白,眼前的田埂、稻田、芦苇丛还都是黑糊糊的,只有不远处的清水河在曙色中粼粼的闪着波光。

老水车渐渐显现出它全部的轮廓,碧绿的水稻静谧又清新,她一直喜欢的迎春花在晨曦中绽放得格外金黄。她喜欢这里的水乡风景,更喜欢华中鲁艺紧张而有意义的学习和演出的生活。想想从上海到这儿,也就不过七个多月的时间,她在话剧《雷雨》中扮演四凤;在《重庆二十四小时》中饰演了孔二小姐,她将孔祥熙二女儿的放浪形骸、骄奢淫逸刻划得淋漓尽致。演出过后,听着战士们的掌声,听着陈毅军长的夸赞,她高兴,她有成就感。陈军长笑着拍着她的肩头:叫啥名字嘛?她立正她敬礼:报告首长,我叫王海纹。十八岁的她知道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个意义抵消了她对上海父母的思念,也鼓励着她咬紧牙关,吃着今生以来没有吃过的苦。她跑着跑着,又弯下身从田埂上折下一枝迎春,那束金黄就随着她苗条的身影一起闪烁跃动在里下河平原的田埂上了。

跑啊跑啊,密集锐利的枪弹声刺耳的从头上从耳边从四面八方呼啸而至,枪炮声比队伍跑得更快。“趴下!趴下”是前面传来的命令,低沉而有力。趴在芦苇丛中,她看见戏剧系的几个女同学都趴在了她的前后。自打到鲁艺来,她们一起学唱《新四军军歌》学习戏剧与表演知识,一起排练话剧,也向战斗班的战士学习简单的战斗知识。演出之前总是要根据角色换服装的,那次演孔二小姐,在一个场景中需要穿上旗袍,可她从上海来时没带,女同学们也一个没带,只好为剧中的孔二小姐换了服装.她很是遗憾:早知道,将自己那件才穿过一次的黄色丝质旗袍带来就好了。削削的流水肩细细的腰,十八岁的女孩形象好身材也好,走到哪里大家都夸:真漂亮!女孩子哪个不爱美?同学们大都是从上海来的,目睹日寇在中华大地上的横行霸道与抢劫杀掠,这些家中的乖乖女们怀着一腔热血和满腹愤恨一起参加了新四军,信念只有一个:将鬼子赶出中国!

她们是昨晚驻扎到这北秦庄来的,本以为作一次短暂的休整,却不知和一个小队的日军一个中队的伪军在凌晨撞了个满怀,枪声、掷弹筒和小钢炮的声音似乎就在身后了。只听前面有人大吼:同志们,突围啊!冲过前面那座木桥,就是冲过了敌人的火力封锁网!她一跃而起,和同学们一起往桥边冲去,可鬼子叽哩哇啦的声音在桥头吼叫,端着枪围了上来。她心一凛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这批面目狰狞的魔鬼怪笑着一步步向前逼近。她抬眼看了看东方,霞光若血灿若霓虹,这么一个美丽的清晨。十八岁的海纹咬了咬牙:同学们,要死一起死!扑通一声,不会游泳的她将自己投进了河水!扑通、扑通......八位女生将自己年轻的生命交给了这条清水河!气急败坏的日本兵对着河中就是无数梭子弹,河水瞬间殷红若天边的云霞,濺起漫天的血花还有迎春的瓣瓣金黄......

那日,我在新四军纪念馆一下子看见了这件旗袍,这经历了七十来年岁月风雨的黄褐色旗袍,旗袍的主人正是新四军女战士王海纹。是海纹的姐姐送纪念馆珍藏的。一下子,北秦庄的枪声、还有”要死一起死的”喊叫声,铺天盖地袭来。看着这旗袍,我在心中在眼前叠加想像,想像你,削削的流水肩,细细的腰身,甜美笑容的海纹,穿上旗袍的样子,心底涌上的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芦苇丛依旧碧绿,北秦庄河水波光粼粼。沿着这田埂这河堤,春风中撞入我眼帘攫住我心房的,就是这漫野金灿灿的迎春花,是海纹们喜欢的金黄吧!我看见,十八岁的海纹就在这密密丛丛的花丛中,就穿着这件黄色旗袍,就这样让自己也变成了向着太阳的金黄色的迎春花,在春风中温柔又热烈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