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的《党建研究》杂志,今年第4期刊登了市委书记周斌的署名文章《用好红色资源“生动教材” 培育善作善成“过硬队伍”》,共产党员网同步转载。以下为全文。
用好红色资源“生动教材”
培育善作善成“过硬队伍”
周斌
(中共盐城市委书记)
江苏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红色底蕴的英雄之城。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时深刻指出,“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开发红色资源、用好“生动教材”,开展高质量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锻造一支善作善成的党员干部队伍,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
提升“敢为”的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兵临险境敢为先。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战士面对兵力数倍于己的敌军,无一人产生怯懦之心,始终坚守阵地,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成为“坚不可摧、不可战胜的力量”。在一个个战况激烈的战场上,新四军将领们带头冲锋陷阵,战士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用血肉之躯染红了飘扬的军旗。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牺牲的团以上将领有317位之多,1.8万余名革命烈士长眠在盐阜大地,用热血筑起了“华中人民的长城”。我们要发扬“铁军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干字当头、先前一步,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把握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时代契机,敢于做非常事、啃硬骨头,扛起绿色低碳发展的历史重任。鼓励干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建设的吃劲岗位上锻炼成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中敢想敢为、干出实效。
增强“善为”的底气。攻坚克难不仅需要直面问题、敢闯敢拼的担当精神,还需要一身百为、能战能胜的过硬本领。要持续放大盐城“天蓝地绿基因红、有地有人有机遇”的独特优势,创新利用VR、AI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红色+绿色”“课堂+现场”“线下+线上”“党校+高校”的多元立体培训体系,为党员干部充电赋能、历练提升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创设融合革命传统、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生态、为民服务等丰富内容的现场教学案例,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等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讲透彻、生动的实践讲鲜活,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硬实力。
磨砺铁的意志
提升一抓到底、慎终如始的担当之“效”
逆境制胜、坚忍团结是新四军的光荣革命传统,也是新四军浴火重生后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从局部到全局的胜利基因。新四军铁的意志和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盐阜儿女,逐步沉淀为盐城广大党员干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气魄。要用好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干部学院、新四军革命精神研究院“三驾马车”,坚持展陈、教育、研究“三维发力”,深入挖掘革命传统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发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系列精品课程,为党员干部“润心铸魂”。
昂扬斗志鼓实劲。信心赛过黄金,奋斗铸就辉煌。新四军东进北上抗日,在复杂的斗争形势下,不改顽强斗志,坚定必胜信心,在无大山依托的平原水网地区继续开展游击战争。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陷入困境而从未沉沦,顶住压力坚忍向前进,重整旗鼓慷慨赴国难。干部队伍斗志昂扬,地方发展才能蒸蒸日上。我们要不断深化新四军历史的研究阐释,形成一批有理论深度、情感温度、实践力度的最新成果,深入解读新四军“行”的原因、“能”的动因、“胜”的基因,以行之有效的革命传统教育,锻造信心百倍、定力十足的干部队伍,推动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
甘于奉献干实事。奉献是无声的诗篇。我们党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一批批甘于奉献、默默付出的党员干部矢志不移、接续奋斗。盐城有几十年如一日、踏遍千山万水为革命先烈“寻亲”的中国好人,有接力守护五条岭烈士陵园七十余载的卞家祖孙三代。他们的奉献精神,正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光荣革命传统的体现。党员干部的价值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谋事不为谋利的品性讲奉献、讲担当,勤恳做事、用心成事上。我们将奉献不言苦的先锋模范树立为典型,将其身上的革命传统和道德素养转化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的重要资源,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保持一颗淡泊之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衡量政绩重实效。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干部提出了“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期望和嘱托,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保持的作风状态。我们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八个关系”,即现在和过去、日常和应急、说和做、过程和结果、显绩和潜绩、工作和生活、顺境和逆境、组织评价和群众口碑的关系,增强“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锤炼“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作风,朝着宏伟蓝图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扎实办好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大兴调查研究,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多走“乡间路”、多听“百姓语”,做到敏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严明铁的纪律
夯实一尘不染、洁净如盐的担当之“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严实作风是战斗力,也是感召力。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令行禁止、秋毫无犯,以铁的纪律著称,并以此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和拥护。我们要把新四军这种品格,作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将党纪学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引导党员干部传承优良作风、严守纪律规矩,淬炼“盐”一样纯洁干净、杀菌免疫、有棱有角的品质。
永葆敬畏,严守底线。新四军从严制定军纪军规,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六项要求和十项注意”,确保革命队伍敬畏法度、遵守规矩、崇尚纪律。我们将以新四军将士纪律严明的故事为蓝本,立足盐城历史人文特色,丰富纪律教育载体,深度创作一批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淮剧、舞台剧、纪录片等文艺作品,以“线下巡演+线上展播”的形式扩大受众面、提升影响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敬畏法纪、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时刻用纪律规矩校准行为坐标,做到秉持公道、严以用权、依法履职。
恪守廉洁,干净纯洁。新四军十分重视廉政建设,无论何种身份、有无功劳,一旦损害人民利益,一律严惩不贷,确保及时把腐化变质分子清除出革命队伍。我们要深入挖掘革命传统中的廉洁元素,推动“红”与“廉”的有机结合,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建好“清风盐城”主题廉政文化教育专线,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切实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持续砥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时刻警省,自重自省。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自觉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始终重视自省自律。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深剖自身存在问题和症结。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不断强化自我约束,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坚决守住第一道防线、把牢第一道关口,将铁的纪律刻印于心、落实于行,以过硬形象争创一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