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网三格三情”融合中心、构建“红领网格”组织体系、全面推动区域共享共治……近年来,盐南高新区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打造以“红色大脑”为核心、“红领网格”为抓手、“红色联盟”为驱动的“红色引擎”,为基层治理加大“马”力,提升“拉”力,增强“活”力。
红色大脑——构建“党委统筹、上下联动”的指挥体系
为有效解决“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问题,盐南高新区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统管全区453个综合网格、1946个微网格,创新打造“网信+网安+网格”网络舆情监测、“党格+警格+网格”基础质态管控、“舆情+稳情+警情”网格服务管理的“三网三格三情”融合中心,不断探索信息共享、能力共用、业务协同的现代数字城市治理机制。
今年3月,科城街道中江外滩城小区因电瓶车上楼充电问题,小区业主群物业与业主爆发言语冲突。融合中心第一时间以“交办单”形式流转签发,区住建局会同辖区派出所以及治安、网安等部门,迅速联动处置。经调解,在小区新建电瓶车充电车棚3个,成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避免了群体性事件发生。党建工作与城市治理中的大数据运用、数字智能发展有机结合,突破了以往自上而下、单向管理的局面,实现了“系统通”“数据通”“部门通”,不断推进系统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让基层治理充满“智慧”。
红领网格——建强“一贯到底、有力有效”的组织体系
橡树湾、水绿名苑、海德公园等10多个党群服务站,是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小区服务站“1+1+N”三级阵地体系中的“末梢神经”。2023年以来,盐南高新区着力破解社区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人少事多”的现实困境,全面推进“居民小区建支部、打造治理共同体”工作,推动党的领导从社区“最后一公里”向小区“最后一米”的巩固延伸。
新都街道推行一线工作法,成立56个“红领网格”党支部,下设“红心”“倾心”“匠心”“初心”4个党小组,吸纳小区内教师、医生、蓝领等各个领域党员成为党支部成员。开展“三百三事”大走访,构建党群服务体系,通过“抬起头”深入找、“敞开门”主动听、“12345”平台推、“意见箱”群众说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形成“大事”“难事”“身边事”清单。截至目前,已收集“三事”299件,办结率达92.6%。伍佑街道招募“小巷管家”10人,组建4支志愿服务队伍,以“巡、访、做、报、记”五字工作法为要领,以“祁家议事小院”为平台,推动“小巷管家”月月谈、服务群众户户通,协助社区实施雨水管道疏通、修建停车场等民生实事7件,帮扶弱势群体12名,全面助力构建“惠民+便民+亲民”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体系。
红色联盟——增强“区域共建、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
健康义诊、理发缝补、文创义卖……别以为是庙会,这其实是该区凤开社区“大党委”组织的一次“红领集市”活动。盐南高新区紧盯党员群众需求,以党建力量融合商圈、企业和社区等领域资源,创新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干部接单、多元做单”的服务机制,联合共建“红色联盟”,将触角从社区延伸到小区,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方牵引、多元参与。联盟单位通过共享信息、共享阵地、共享文化、共享服务等方式,先后开展亲子体能、健康知识讲座、送温暖等活动159场次,参与居民87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推动区域内资金、场地、人才等资源要素流动更自由、使用更高效。社区党委使用“党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购买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服务,常态化开展“微心愿”征集、“公益集市”“民生实事”等多个居民喜闻乐见的品牌项目。“党建联盟”与辖区困难群众及弱势群体牵手,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3年时间累计征集个人、家庭“微心愿”6700多条,实现了需求侧和供给侧“动态对接、精准认领”,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成为广大居民交口称赞的暖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