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纪律既是规范言行的“紧箍咒”,也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组织部门要将严明纪律和激励担当结合起来,弄清楚“可为”与“不可为”,搞明白“勿做”与“必做”,引导干部既一心干事、又一身干净,在遵规守纪中真抓实干、走在前列。
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清白做事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把纪律教育贯穿于干部成长全周期,持续强基、固本、培元,让党纪成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坚实后盾。强化纪律学习。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定期组织学习《党章》《条例》,弄清楚干事创业“禁做清单”,对照党章党规修身正己,在纪律的“安全区”内立身干事。树牢正确观念。结合“学经济、懂经济、抓经济”培训班、“首席业务骨干”培塑,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坚持干部教育必学、党员培训必讲,用好正反面典型案例,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的堤坝。加强党性淬炼。组织各板块、部门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剂“良药”,查摆问题有钻劲、推进整改有韧劲,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成为干部担事干事的“催化剂”、创新创业的“推进剂”。
狠抓选贤任能,树立干净干事的鲜明导向。用人导向最根本,也最管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守纪律、严规矩”融入到选用干部过程中,以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引导干部担当作为。深入考察比选。深入急难险重一线和复杂艰苦岗位中进行考察、识别,认真了解干部的勤政廉政情况,看行动上是否守住了规矩、察工作上是否坚守了初心,以“严格考察”激发干部“严实作为”。强化综合研判。结合考察考核、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方式,开展各板块、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分析研判,既考准干部的政治素质、实绩情况,更看重个人的工作作风、廉政建设。严格组织把关。把组织把关作用落到实处,对“严守纪律、踏实干事”的干部多加留意,对“埋头苦干、遵规守矩”的干部格外关注,从严酝酿提拔人选,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营造出“事事依规、时时遵纪”的良好干事氛围。
坚持从严监督,打造廉洁办事的良好生态。从严是干部管理的基调。加强对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从严管理监督,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加强政治监督。加强对干部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的监督,认真履行组织部门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中的监督责任,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问题解决,切实防范政治风险和隐患。抓实日常监督。拧紧日常监管“责任链”,定期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勤“咬耳朵”、常“扯袖子”,贯通融合工作圈和社交圈、八小时内外、网上和网下,推动干部监督无死角、全覆盖。开展专项监督。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以更严标准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以更高要求改进“一报告两评议”,真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
突出鼓励激励,营造踏实成事的浓厚氛围。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将严纪和激励有机统一,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改革、宽容失误的氛围。促进敢为善为。制定实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条措施”,旗帜鲜明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鼓励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着力打破“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怪圈。推动下后有为。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导向鲜明重新使用“下”后态度积极、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的干部,帮助干部卸掉“下”后包袱、锤炼“上”的本领,推动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好局面。激励奋发作为。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加强对急难险重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注重工作关怀、生活关心,引导干部把纪律“时时放在心上”、把工作“事事抓在手上”。
(盐城市亭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张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