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重大要求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中组部“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在全市强化“四敢”鲜明导向,大力营造“敢”字当头、“干”字为先,勇立潮头、争当排头的浓厚氛围,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学习身边榜样 弘扬‘四敢’精神”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盐城党建”现开设专栏,集中宣传一批 “四敢”精神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带头奋进、广大群众积极跟进、各行各业争当先进,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
【群众敢首创】
仇春辉
“敢”蹚新路 火红青春献沃野
仇春辉,中共党员,现任亭湖区南洋镇自然村党总支书记、亭湖区果盛家庭农场负责人、盐城市青联副主席。曾先后荣获“盐城市十大返乡创业好青年”“盐城市新长征突击手”“盐城市十佳青年新型职业农民”“盐城市乡土人才‘三带’标兵”“江苏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苏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称号。
“敢”想勇为“蓝莓”照亮返乡创新创业路
曾在上海打拼的仇春辉从未放下早已融入血脉的乡土情怀。2012年,仇春辉辞去工作,回到家乡——亭湖区南洋镇月青村,开始创办自己的家庭农场。种什么?是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仇春辉先后奔赴青岛、寿光、潍坊等多地,围绕市场需求、种植面积、技术壁垒等问题开展考察调研。当时,有“浆果之王”美誉的蓝莓火遍大江南北,受到消费者热捧,而亭湖甚至盐城市,本土蓝莓种植产业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于是仇春辉决定种植这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蓝莓种植对土壤要求较高,需要从东北引进大量的草炭土,不仅过程繁琐,成本也大大增加。仇春辉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找到吉林大学的李亚东教授来提供技术指导,并与农技人员合作,将秸秆、木屑等材料回收利用,最终打造出适合蓝莓生长的基质。蓝莓的种植成本由之前的每亩一万多元,下降到4000元左右,极大降低了蓝莓的生产成本。仇春辉在种植蓝莓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攻坚克难,建成全市首家蓝莓种植基地,用甜美的果实照亮了自己的返乡创业之路。
“敢”于突破“冬桃”开辟品牌破圈新赛道
在蓝莓种植规模化后,为了丰富农场的产品品种,仇春辉把目光转向了冬桃。“冬桃品相好,口感脆甜,易于保存,作为冬季鲜果,可以很好填补水果市场空窗期。”仇春辉说干就干。凭借种植蓝莓的成功经验,他在不停试错中迅速掌握了冬桃种植技术,综合高效滴灌、矮化密植、二次套袋等技术手段,将冬桃的生长周期控制在218天左右,更有利于提高果实的糖度和风味,实现了预期中“人无我有”的季节差优势。然而,首批冬桃并没有收获理想的销量。仇春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发现当下水果市场品牌化盛行,意识到只有走品牌路线,才能跳出“叫好不叫卖”的怪圈,实现产业升级和价值链延伸。于是,仇春辉注册了“亭甜”冬桃商标,同时凭借过硬质量获得了农产品安全体系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他还开设了自己的淘宝网店,注册“青农仇春辉”视频号,打造个人IP,借助电商平台持续打响“亭甜”品牌名声。目前,仇春辉的冬桃种植面积达220亩,电商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种植园每年能为周边农民提供80多个岗位,每个岗位年收入3.2万余元。
“敢”挑重担“玉米”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年,组织选派仇春辉担任南洋镇自然村党总支书记。仇春辉到任后,立即针对自然村的发展现状开展深入调研,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决定打造鲜食水果玉米特色产业。这种可以直接生食的玉米,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市场反馈,种植技术门槛也相对较低,适合在全村范围大规模推广。仇春辉借鉴冬桃品牌化的成功经验,打造“亭糯”鲜食水果玉米品牌,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以“党总支领办合作社+村集体+家庭农场+农民”的产业发展模式,组织村民学习种植技术并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助力集体经济增收。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亭糯”鲜食水果玉米项目亩均纯收入超3000元,直接带动就业65人,盘活集体闲置资产两处,获得2023年“盐城邮政杯”农村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南洋镇挂牌“江苏现代农业(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鲜食玉米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