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锻造
堪当江苏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刘建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赋予江苏“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等重大任务,嘱托江苏干部要有“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状态、“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的胸襟格局,要求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做示范,希望江苏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开拓进取”。我们将一体学习领悟、一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部署,突出整体性谋划、穿透式研究、小切口突破、分领域推进、数字化支撑,努力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要加强干部队伍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坚定政治立场。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政治标准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督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
一是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武装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优化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读书班等制度,落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学习培训、宣传阐释,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深悟透笃行中坚定紧跟紧随的高度自觉。完善理论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述学评学,健全各级组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与党校主体班学员谈心谈话制度,切实发挥督促学员加强学习、提升党校培训质量、在教育培训中了解干部的三大作用。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和经验,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是扎实推进基本培训。做实基本培训是健全干部素质培养体系,实现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的关键之举。把握“全”这个基础,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学制、培训周期、培训平台等要素,形成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培训新格局。抓住“统”这个关键,针对教育培训多头开展、交叉重复问题,深化党员、干部、公务员、人才教育培训一体化推进机制,健全组织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同级备案”机制,强化培训计划、班次、课程、对象“四个统筹”,确保应训尽训。彰显“质”这个导向,大力开发精品课程,用好视频培训方式,推动更多优质培训资源直达基层一线。
三是提高干部政治能力。深化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工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民主集中制教育,不断提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推行日常了解、急难险重任务和关键时刻考察、结合年度考核等考察了解、酝酿动议把关、任前政治体检等5种方法,做到画准“政治像”、把好“政治关”。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机制,推动广大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二、坚持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为牵引,着力把各级领导班子配优建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火车头”,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我们进一步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统筹选育管用全链条,抓规划强引领、抓机制强导向、抓源头强活水,着力把各层级各领域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堪当时代重任的坚强领导集体。
一是以统筹规划引领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长期有规划、年度有计划、实施有方案、执行有规则,着眼贯彻落实新一轮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我省若干措施,制定落实省级机关、市县、省属企业、省属高校、援派等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将长期规划细化分解为年度计划,统筹推进日常选配、专项选配,实现以方案保计划、以计划保规划。强化系统思维,精准分析研究每个领导班子情况,有针对性地重点选配一批设区市党政正职,培养性使用一批关键岗位干部和结构性干部,跨领域交流锻炼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从省属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选拔一批熟悉现代产业、科技创新的专业型干部充实到市县、省级机关领导班子中。
二是以健全机制保障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认真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五个大力选用、五个坚决不用”要求,既亮明用人标尺,也健全精准科学、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了解在日常、研判在经常、调配在平常、关注在异常的工作机制,深化“家家到、人人谈、个个研、周周会”,以事察人、依事鉴人,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部现实表现。建立部长专题会常态化研判干部制度,分领域、分条线对领导班子进行逐个研判。推动整体干部调配融入到平常,把握好调配干部的批次节奏,防止出现经常工作突击做、突击工作经常化。强化对干部反常行为、异常情况的甄别把关,严明组织人事纪律,从源头上防止“带病提拔”等各种不良偏向。
三是以战略眼光培养优秀年轻干部。落实这一长期任务,必须把根本大计的定位与常抓不懈的定力统一起来。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用好专题调研成果,注重从新任公务员、选调生、省属企事业单位选聘生等源头抓起,规范开展公务员转任择优比选,完善“青苗培育”、结对帮带、练兵比武、压担锻炼等机制,确保年轻干部“一池活水”。深化推进培养选拔“555工程”、挂职锻炼“双百工程”,着眼集中换届做好需求测算、落实“一市一策”,防止急用现找、降格以求。坚持越是重点培养越是从严要求,将严的基调贯穿选育管用各环节、成长进步各阶段。
三、坚持以严管厚爱为动力,着力营造敢为善为、奋发有为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担当作为问题,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的重大要求,强调“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我们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聚焦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激励引导干部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
一是增强干事创业的真本领。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使命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本领过硬。要深入实施新时代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工程,精准化开展履职能力培训,高质量办好专题研究班、小班化拉练式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三重三线”急难险重岗位实践磨炼,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想问题、抓工作的能力本领。
二是端正干事创业的政绩观。政绩观跑偏是事业发展的大忌,也是干部成长的大碍。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必须打好思想教育、发现认定、强化震慑、建章立制的组合拳。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坚持主体班次必训、专题班次必训、重点对象必训,引导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堤坝。强化嵌入式监督、穿透式检视、立体式研判,用好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及时发现、精准识别偏差,该提示的提示、该处理的处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保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任职稳定,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引导干部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
三是系好干事创业的“安全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大江苏干部“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纪律规矩不仅是干部严于律己的“警戒线”,也是干事创业的“安全带”。坚持以严格管理传导压力,强化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加强对关键岗位特别是“一把手”等重点群体的监督,健全组织部门与纪委监委、巡视巡察机构沟通协作机制,依托“数字组工”平台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分色预警机制,深化选人用人监督和巡视审计整改监督,推动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四是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释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具体举措的导向效应,加强解读阐释和细化落地,用好用足职级职数使用等政策规定,推出有说服力、有示范性的案例,为敢于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化、简化、深化和数字化,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用得好,把各方面干劲带起来。深化不担当不作为整治,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实现“下来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